在线党刊 公司官网 党群微信扫一扫

华夏幸福党建网微信二维码轻扫二维码,关注“华夏幸福党群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鲜资讯。

华夏幸福党建网

首页 >> 党建聚焦 >> 主题教育

A+ | Reset | A-

主题教育

【党史必修课】「经典导读③」毛泽东《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核心的文本。在这本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强调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指出通过认识运动,不但要了解客观实践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要用这种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要用认识来能动地作用于实践。

写作背景

《实践论》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毛泽东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1卷。

重点解读

《实践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尝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对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和媚外思想,端正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的态度,有极强的针对性。毛泽东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同样,工作中要了解与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确的理论、观点,都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将其作为做好工作的传家宝。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理论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经验主义者,指出“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毛泽东坚持这样的观点:“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在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毛泽东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而主观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主观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正是在长期、细致的实践中,达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状态。

导读总结

《实践论》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其根据有三:①《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②《实践论》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③《实践论》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实践论的精髓,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新贡献。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新华路169号 联系电话:0316-2310316
主办:中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